English

人间再燃登月热

1998-04-08 来源:光明日报 ●梓 晓 我有话说

九天折桂打破蟾宫冷寂

今年3月5日,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,他们在月球表面发现了水。这一惊人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。

两个月前,在佛罗里达发射升空的“月球探测者”号机器人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,月球陨石坑底部的土质很松,含大量的氢,表明干土里有冰碴。据初步推断:月球上水的总储量可能在1100万吨到3.3亿吨之间。

月球上发现水的意义极其重大。科学家认为,即使月球上水的储量只有3300万吨,也可保证2000人在月球表面生活100多年,可为人类从月球上继续探索太空提供原料和燃料。而如果从地球向月球运输同等量的水,至少要耗资60万亿美元。因此,这一发现可能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。

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,在人类开发外层空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。它不仅是人类探测太阳系和其他星球最理想的跳板和中转基地,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,其表面存在的氦-3是地球上难得的核燃料,若全部开采,可满足全世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能源需求。此外,月球还是天文、重力波物理和中微子物理等学科理想的实验和观测地。

人类一直梦寐以求开发月球。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,美、苏曾向月球发射了40多个探测装置。1969年至1972年更是实现了人类登月的壮举,其间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。但自最后一次“阿波罗”载人飞船登月的25年来,由于月球考察耗费巨大,收效甚微,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。

各国争先重掀登月热潮

“月球探测者”的新发现重新燃起了各国新的登月热情。

90年代之后,美国航天局开始重提登月计划,并制定了“更快、更便宜、更好”的新开发政策。此次的“月球勘探者号”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,探测器的造价仅为2000万美元,负责运送它的火箭只有2800万美元,加起来还远不及当年“阿波罗”计划的一个零头。“月球勘探者号”的成功,使美国重返月球的兴趣大增,被列为美国航天局今后的主要目标之一。据报道,美国科学家已制定进一步降低费用的计划,打算在2001年用仅相当当年登月耗费1/20的投资完成新的登月行动。

为了挑战新一轮登月热潮,俄罗斯也制订了第二个月球探测开发计划,并已于去年开始实施。该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-3。尽管目前俄罗斯经济比较困难,但俄联邦政府还是从去年就开始对这项计划拨款。俄将分三阶段来实施该计划,并准备在2010年以后建立月球基地,研究月球采矿工艺。“月球上有水”的消息对他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。

资源匮乏的日本近年来一直急欲在宇宙空间占有一席之地,在此次月球开发热中自然不甘落后。日本宇航局已计划在50年内实现月球采矿,准备先于2003年向月球发射一个机器人,收集矿物分布数据,再于2010年左右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空间站。日本的一些大型民营企业,如日产汽车公司、清水建筑公司等也在积极参与和推动这项计划。清水建筑公司甚至已构想出拟在21世纪建造的“太空旅馆”的模型,力争届时能抓住做月球旅游生意的先机。

欧洲航天局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“欧洲月球2000”计划,目的是要在月球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。来自欧航局成员国的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目前正在设计和制造一颗名为“月球之星”的探测卫星,这颗卫星将对计划于2001年登月的“欧洲月球登陆者”飞船的着陆区域进行详细考察并绘制“月”图。毫无疑问,“月球勘探者”的最新发现也将促使欧洲航天局加紧实施“欧洲月球2000”计划。

竞争难免祈盼联合开发

很显然,“月球上有水”这一新发现将促使各国重新调整今后的航天计划,促进各国政府和航天机构进一步支持月球开发。

有舆论认为,美国发射“月球勘探者”引发的月球开发热,实际是新一轮大国瓜分月球资源竞争的开始,争夺是免不了的。但这一次竞争已不仅是在美苏之间,日本、欧洲及更多的国家将参与其间。

但更多的人认为,同时也是期盼,在未来外层空间的开发中,全人类的合作将会成为主流。实际在90年代之后,也已显露出了这一新的趋势。

冷战期间,美、苏太空争夺十分激烈,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。为了压倒对手,双方都拟有庞大的航天计划,但皆因耗资巨大,力不从心,而未能实施。

冷战结束后,白宫责成美国宇航局与俄罗斯合作,并于1993年接纳俄加入“国际空间站”计划。航天实力雄厚的俄罗斯加盟,为该计划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项计划现已成为以美俄为主要合伙人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工程,参加这个计划的还有加拿大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巴西等十多个国家。该计划预定于今年正式开工。据科学家分析,月球上有水的新发现很可能会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步伐,而国际空间站建成后,将月球建成太空探索基地将更为顺理成章。

美俄新的航天合作当然有双方自身利益的驱动。美国看重俄罗斯的航天技术,而俄国急于为其规模日益缩小,跋涉愈发艰难的航天业“找到出路”。但更重要和更现实的因素是,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,人类不但将重返月球,还要向远在数亿公里以外的火星进军,以缓解全球性的人口爆炸和能源短缺的危机。而这类世界性的大规模航天工程,没有国际合作是办不成的。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间,地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孤岛,人类唯有同舟共济,从全球的共同利益出发,携手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,不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,才能繁衍和发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